篮球即时比分

图片

索引号: K12380210/2025-03680 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通知
发布机构: 海安市 文号: 海政发〔2025〕7号
成文日期: 2025-03-02 发布日期: 2025-03-03 有效性: 有效
名称: 市政府篮球即时比分印发 2025 年金融工作意见的通知
市政府篮球即时比分印发 2025 年金融工作意见的通知
来源: 海安市 发布时间:2025-03-03 累计次数: 字体:[ ]

各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2025 年金融工作意见》已经市第十七届人民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篮球即时比分

2025年3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5年金融工作意见

为引导各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统筹做好促发展、强监管、防风险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现就海安市2025 年金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一)持续扩大信贷规模。鼓励金融机构来海展业,力争全年新增贷款规模超200亿元,存贷比保持上年同期水平。

(二)持续调优信贷结构。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保持南通领先,中长期信贷占比力争60%以上。

(三)持续发挥补给作用。融资担保机构在保余额不低于80亿元,转贷公司转贷服务金额不低于40亿元。

(四)持续提升保险功能。支持科技创新、公共安全等领域创新险种加快落地,力争保费收入同比增幅达5%。

(五)持续壮大上市梯队。新增1家企业辅导备案、1家企业股改、5家企业签约,新增股权融资力争超1亿元。

(六)持续兜牢风险底线。全年无新增重大非法金融案件,金融领域秩序保持平稳。

二、工作重点

(一)做好科技金融文章,赋能科技强市建设。聚焦金融赋能海安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主旋律和“两高三新”发展主阵地,持续扩大“专精特新贷”“苏科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信贷投放规模,确保全年科技类贷款余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针对科创企业高收益、高风险和轻资产属性,引导有条件的银行机构用好投行资源,配套“投贷联动”。注重提升保险在研发、首创、量产等重点环节的风险保障功能,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助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成新质生产力。

(二)做好绿色金融文章,助力绿色转型发展。按照中央、省市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引导银行机构不断拓展绿色信贷细分领域,满足企业节能减排改造、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打造绿色建筑等绿色发展融资需求。建立完善企业环保“白名单”和信用修复机制,鼓励保险资金按照商业化原则支持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建设,促进海安“五群十链”产业体系向“绿”而行、向“新”而生。引导金融机构充分挖掘重点产业园区环境权益价值,持续扩大“排污权质押贷款”等绿色信贷投放。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和发行绿色债券,构建完善海安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三)做好普惠金融文章,支持小微企业壮大。发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扎实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和各类融资对接活动。用好用足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等普惠政策工具,合理确定普惠贷款利率水平,稳步扩大“小微贷”等银政担风险分担业务规模,支持小微企业稳运行、快发展。鼓励金融机构有序竞争和错位经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授信模型迭代和建立尽职免责机制等有效手段,积极探索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优化农村网点布局,支持涉农领域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满足新型农业主体发展需求,促进普惠金融与乡村治理协同共进。

(四)做好养老金融文章,激活银发经济潜能。鼓励金融机构打造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开展网点适老化改造和设立养老金融服务专区,增配大额存单、理财产品、养老保障、老年旅游保险、意外健康保险等养老专属系列产品和权益保障,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特征类型老年人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大银发经济信贷供给,支持养老基础设施建设、适老化改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等民生实事项目加快建设。满足康养、文化、旅游、娱乐等银发经济经营主体融资需求,促进释放银发经济消费活力。构建养老金融发展长效机制和产品风险管理体系,为老年人营造安全放心的金融消费环境。

(五)做好数字金融文章,挖掘经济增长动力。鼓励金融机构加快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实现支付清算、交易结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等环节流程再造,提高信贷配置效率、风险管控能力和金融服务水平。抢抓“智改数转网联”机遇,安全有序推动金融数据与社保、公积金、税收等政务数据互联互通。通过线上线下协同、产业数据对接和应用场景拓展,为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匹配更加高效的金融资源,促进数字金融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持续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为跨境电商、海外仓等贸易投资新业态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跨境支付服务。

(六)加强上市梯队培育,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充分发挥挂钩培育、“白名单”机制功效,鼓励有上市意愿企业依据深改新规要求,不断规范管理运作、提升运营绩效、抢占市场份额,

加快形成IPO核心竞争力。将审核“紧周期”转化为培育“窗口期”,通过邀请交易所专家来海指导、组织企业赴上市公司参访交流等务实举措,推动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工业绩效评价百强企业成为上市挂牌后备力量。常态化开展融资项目路演、创投基金对接活动,支持“两重”项目和优质企业引入战略投资和社会耐心资本,持续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七)加强央地协调联动,严格地方金融监管。深入落实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和持续监管要求,全面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维护金融业合法、稳健运行。中央派出机构重点做好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监管,重点引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优化功能布局,提升资产质量。同时,强化机构评级结果运用,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全面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压实地方金融组织监管责任,督促融资担保、小贷、商业保理、转贷等持牌机构规范运作,发挥应有融资协同和补充作用。按照“优胜劣汰”原则,引导运营质态欠佳机构平稳退市。

(八)加强金融风险防控,维护金融稳定秩序。强化防范和处置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机制作用,确保投融资中介、健康养老、拍卖寄卖等重点领域非法金融风险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其中:金融管理部门牵头负责统筹协调和防范监测等工作,市场监管部门牵头负责非法集资行政执法工作。持续关注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及时协调化解涉贷涉诉问题,严防企业债务风险交叉传导。配合国企平台用好政府专项债券和政策性金融工具,有序压降融资成本,保持合理流动性。加快非法集资存案出清,做好相关投资受损群体心理疏导,避免出现上访事件和过激行为,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九)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促进金融发展提质。引导各金融机构牢固树立“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思想,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通过组织联建、党课联上、队伍联训、活动联办、实事联抓、难题联解等多种形式,全面激发金融服务潜能。加强与市委组织部沟通对接,持续开展金融系统党员干部挂职锻炼活动。鼓励各金融机构充分践行社会责任,定期举办“金融大讲堂”等活动,为机关干部、基层群众普及金融知识,宣讲金融政策。开展“一支部一品牌、一品牌一特色”创建活动,推动海安金融党建品牌形成集聚效应,打造金融高质量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