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海安要闻
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来海调研基层理论宣讲工作
来源: 海安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08 字体:[ ]

8月7日,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勇率队来到海安,专题调研基层理论宣讲及理论工作室建设情况。海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黎峰参加活动。

调研组先后走进海安理论宣讲“布谷之家”、徐进宣讲理论名师工作室、刘万春理论宣讲名嘴孵化工作室,通过实地察看、互动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了海安在基层理论宣讲创新实践、理论工作室规范化建设等方面的特色做法与经验成效。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顾黎峰介绍了海安基层宣讲、理论工作室的建设情况。他指出,依托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崇文重教的传统,海安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实施“布谷乡音”理论传播燎原工程,健全完善理论宣讲工作制度机制,通过搭建宣讲矩阵、覆盖全域阵地、探索形式创新,以“最优最火最鲜活”有效解决“谁来讲、在哪讲、怎么讲”的问题。特别是深化百姓名嘴“30×50孵化工程”和“布谷乡音·天天向上”理论宣讲青年联合孵化工程,构建全市“1+10X+N”宣讲学习矩阵,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联学的生动局面,推动理论武装“星火燎原”。下一阶段,海安将持续深化理论研究阐释,扎实推进南师大马院与海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共建全国试点,发挥海安作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实践调研基地的作用,在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理论阵地巩固拓展、宣讲形式创新创优等方面持续发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融入基层、服务发展,为地方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刘勇对海安在基层理论宣讲工作中的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表示肯定。他表示,此次调研聚焦打通基层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目的是从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高校理论宣讲有时存在“理论味道浓、贴近群众弱”的问题,而海安的探索生动展现了理论宣讲如何“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为高校理论宣讲和思政教学提供了优秀范本与鲜活素材。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认真梳理借鉴海安经验,也期待与海安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理论宣讲工作提质增效。

座谈会上,基层理论宣讲骨干代表结合工作实际作了交流发言。(贺明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