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作为基层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延伸和强化,中心村卫生室的建成投用是海安市深入贯彻《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部署、助力乡村振兴的惠民实践,也是提升群众就医便捷度、打通基层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
“太好了!以后验血、做彩超不用再跑到医院,家门口就能解决,太方便了!”73岁的李奶奶拉着老伴的手高兴地说。让李奶奶赞不绝口的是2025年10月24日上午刚刚揭牌开诊的高新区东庙中心村卫生室,与此同时,位于城东镇三角村的中心村卫生室也已正式开诊。
今年以来,海安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篮球即时比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推进下,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聚焦群众需求精准发力,以“中心村卫生室”试点为抓手,推动基层诊疗服务从“病有所医”向“病有优医”转型升级。硬件建设上,突破传统村卫生室服务局限,新增B超、心电图、生化检验、AED 、康复理疗等专业设施,诊断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机制创新上,采用“双挂牌”模式,中心村卫生室同时挂牌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基层巡诊点”及高新区、城东镇中心卫生院“门诊部”,定人、定点、定计划,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实现市、镇、村三级医疗资源高效贯通。
活动中,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吴金祥强调,要充分发挥中心村卫生室功能作用,实现小病诊治便捷化、慢病管理规范化、上下转诊畅通化,打造群众身边的“健康守门人”,持续提升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
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心村卫生室环境整洁明亮,功能分区科学合理,医疗设备均已安装调试到位。现场还组织开展了基层巡诊活动,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专家团队为闻讯而来的村民提供健康咨询、免费诊疗及健康宣教等服务,获得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
此次基层卫生服务模式创新,是海安市深化基层卫生改革的重要成果。作为江苏省基层卫生十强市,海安市始终坚持“大健康 大基层”发展理念,持续深化镇村一体化管理,推动基层医疗服务从“基础达标”向“优质高效”跨越发展。目前,全市225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192家达到省基本标准, 45家通过省级甲级村卫生室验收;建成中医阁116个,配备针灸、推拿等6类12项中医适宜技术设备,基层中医药服务覆盖率达100%。中心村卫生室的建成启用,标志着海安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进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数字化赋能”的新阶段,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健康中国筑牢基层卫生服务根基。
海安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副市长陆苍海,市卫生健康委、开发区、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以及医共体成员单位负责同志等参加了本次活动。